一张考卷,定终身古今皆这般。不过古代之“终身”兴许更为径直,也就是中举便能去当官,落第就得回家去种地,韩愈的经历恰恰是这话语的鲜活例证。
到了宋代,科举流程全面升级,
宋太祖开启了殿试制度,皇帝亲自充当“最终的面试官”,自此“天子的门生”这一荣耀便附加在了每一位进士的身上。
更贴心的是,宋代录取人数,大幅地暴增到年均300多人,这个数量是唐代的十几倍之多,如此一来,让那些出身寒门的子弟看到了希望。
不过考试周期变得更长了,形成了州试、省试、殿试这三级体系,考生们要历经,长达三年的“长跑”真可称得上,古代版“超级马拉松”。
02 防作弊黑科技:古人与人性博弈的智慧结晶
唐代科举考场堪称“自由市场”,
考生不仅能自带参考书籍,甚至可以和考官商量更换考题,作弊手段五花八门。
最流行的“行卷”之风让杜牧这样的才子也不得不屈居第五,因为权贵的推荐比试卷更有分量。
这种乱象,直至宋代才得以彻底终结——考试公平,乃是文明的试金石。从唐代的“行卷”这一情况到宋代的糊名誊录,古人凭借相应制度,破解了人性的难题。
宋代堪称古代防作弊技术的“巅峰”。
首先推出“锁院制”,考官一旦受命,便被关进贡院,与外界的联系被断绝,甚至连家人都不知晓他们的行踪。
接着发明了“糊名法”,将考生的姓名、籍贯进行密封,这就相当于现代的“密封线内不准答题”这种情况。
但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,有人凭借笔迹来辨认考生,于是“誊录制度”便突然出现了——所有的试卷都由专业的抄手用朱笔重新进行抄写,考官所看到的卷子全部是统一的笔迹,从而完全断绝了因人情而给分的可能性。
这些制度的效果那是相当明显。北宋有个考生叫郑獬,曾无意间惹恼了国子监祭酒。在进行殿试时,这位祭酒特意把一份看着像郑獬的试卷给淘汰了。不过等拆开一看,才知道这原来是个误会。结果呢郑獬不但没被刷掉,反倒考中了状元。
另外苏轼在当主考官的时候,误判了李廌的文章,把他错误地给淘汰了。最后李廌没能考上。从这里能看出,在严谨的制度跟前,就算是像苏轼这样的大文豪,也没啥办法。
03 皇帝的终极面试:权力游戏中的人才选拔
殿试的诞生,让皇帝从幕后,走到了台前。武则天首创殿试之时,曾在洛城殿,亲自策问贡士,开创了“天子临轩策士”这一先例。到了宋代,殿试成为定制,皇帝不但出题,还会亲自去阅卷。宋太祖赵匡胤甚至规定,殿试不淘汰考生,只排定名次,这种“温和之举”既展现了皇恩的宽广,又避免了考官与考生结成利益集团。
皇帝的喜好,常常能直接,左右考试的走向。在宋仁宗,那个时候,太学生里,流行一种挺怪的“太学体”。欧阳修当主考的时候,坚决把这种文风给淘汰了,还大力举荐苏轼、苏辙兄弟俩。过了两年,欧阳修又一次,担任主考,却把以前“太学体”的代表人物刘几,排到了第一,就是因为刘几已经改了写作风格。这种特别,有戏剧性的变化,很形象地说明了“伴君如伴虎”这个官场规矩。
最具传奇色彩的情况发生在唐昭宗亲自插手并重新挑选状元的时候。乾宁二年,唐昭宗把所有考卷都看完后,觉得原先定的状元张贻宪的水平还是不够好,就下令另外组织考试。最后赵观文靠着自己的真实才能成功地实现了逆转,成了历史上很罕见的“重考状元”。从这件事能够明白,皇帝的一句话分量非常重,也让科举制度完全变成了皇权的一种延伸工具。
04 科举的遗产:古今考试公平的永恒追求
科举的影响,历经了千年之久,到如今依然在现代教育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宋代的“锁院制”,逐渐演变成了,现代高考那种命题的封闭管理;糊名法以及誊录制度,也进化成了,电子阅卷和匿名评分这种形式。
古代考生那“头悬梁锥刺股”般的苦读精神,和现代学子“内卷式”的备考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呼应。
但古今考试的核心追求始终未变——公平,
宋代包拯曾反驳范仲淹对糊名法的质疑:“考官或缘其雅素,或牵于爱憎,或迫于势要,或通于贿赂”,唯有制度才能遏制人性之恶。
这种对公平的坚守,在现代高考中依然闪耀,
从试卷押运的GPS定位,到考场那智能监控;从电子阅卷的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,到录取过程的全程予以公示。现代考试凭借科技与制度,编织出了更加严密的公平之网。
当然古今的考试的确不一样。古代的科举制度,“考一次试,就决定一辈子”;而现代教育,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样的,且多元化的发展途径。古代考试的内容,主要是在儒家经典等领域,相对来讲,现代考试更注重综合素养的培育。不过不管时代如何变化,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这一核心机制,一直都未曾改变,对公平价值的持续追寻,也一直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科举的遗产并非仅仅是八股文,而是一种对公平的坚定信仰——这种信仰历经了漫长的千年时光,到如今依然在现代的考场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
当我们在高考考场外为考生加油鼓劲之时,不妨好好思索一下那些曾经身处号舍中,饱受烟熏火燎之苦的古代学子们,他们用笔墨书写出来的传奇,早已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当中。
考试的形式或许会发生改变,但是对知识的敬重、对公平的坚守、对梦想的追逐,永远都是人类文明当中最为动人心弦的篇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